深圳汉唐经方-桂林分馆

怎么样喝水才是对的?

发表时间:2017-08-09 12:23

怎么喝水是对的?


       平时有一些人来看病,我会叫他少喝水.为什么,因为水喝多了,喝法不对,也会出毛病.西医生理学说,正常人平均每天摄水与代谢水约2000-3000毫升,也就是说是5-6市斤水。于是各种医生或是养生专家或是人们个人错误的理解,认为多喝水很好,促进新陈代谢嘛,我否定了这一观点。到底怎么喝水,喝多少,没有定论,视你的体质,工作环境,或是自体需要而定。人体是一个非常智能的自动系统。累了想休息,饿了会找吃的,口干了自己找水喝,这叫本能,而不是让外界所谓有用无用的思维去干涉你,凡是强逼都是一种病态。


       口干了,喝水,到底我们喝进去的水,能不能直接解渴,怎么样才能解渴?我举例三个情况,你们就明白了:1,水不离手,渴水多,拉尿多。2,喝的多拉少。3,运动或劳动后适当喝水,喝少拉的少。第1种,叫消渴症,不管他喝了多少,就算是满肚子饱水,他还是渴,不一会小便小出来了。第2种,叫停饮,如啤酒肚,如虚胖症,喝水都会肥?第3种,就是大多数正常的人,如做讲演一类的人,嘴巴不停,一两个小时的讲演,不用喝水而且还能唾沫横飞,为什么?因为他身体好,他可以满口胡说,也可以满口生津。于是问题就来了,到底这个喝进去的水,跟这个“唾沫”跟这个‘津”有没有区别?有,而且区别大了.喝进去的水叫死水,是不能直接解渴的,只是像水淋鸭背一样,只润了一下喉,你哈两口气,又干了,如何止渴?真正解渴的,就是这个“津”是津液。喝进去的水其实跟吃进去的食物一样,要分解,要气化上承成为津液的形式,才能供人体真正的利用。中医说脾是土,那么是它在吸收水,在克制水,消化水。


       我不停的跟人比喻,将这个脾当成一个水杯,如果你在杯子先放一些石头, 然后装满松的沙土,那还可以往里加入很多水,这是就正常运行的脾。如果一开始你就捞了一杯子烂泥巴,或者直接装满水, 最后呢?你想装什么,也装不进去了,这就是中医常说你,哦,你“湿重”。装不进去怎么办,杯子里的陈水换不了,新水进不来,粘粘的,胶胶的,一样的积着,就形在了痰湿,不好分解了,这就是虚胖。再深一点,中医讲阴阳要合一才能叫平衡,你这个脾土全是烂泥,粘的,实的,全是阴,气进不去,阳进不去,如何做到阴阳合一?一个人体,阴阳就那么多,是定量的,这里进不去,就往别处去,阳往上走,那你的肝,胃,肺的阳多了,热就来了。出现的情况也不同,很想喝水,喝了又不停的打嗝,胃胀不好受,这是胃强脾弱(胃里热但脾土寒)。渴了多少,拉了多少,是脾肾心脏直接虚化了,分解不了,也吸收不了。因为死水是阴,要靠温度,要靠阳火去蒸化成为活水,成为可以流动的津液,蒸气的形式,上承而输布全身。


   所以说,感觉自己口干才渴水,喝温水,先喝一两小口,过一会如果还渴,再喝点,不要一下子牛喝一肚子,这会加重身体的负担,更不要强逼自己多渴水,这是不对的,我们每天吃饭喝粥吃菜喝汤里面就以经包含了很多水。口干又不想喝水,喝点水又撑着,喝多少水也不解渴的人,与你喝多少无关,是你身体内部出了问题,需要调理,这已经不是你用喝多少水能解决的问题了。

   本文主要思想来源于美国汉唐中医倪伯时院长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狼背上的鹰,修饰整理




桂林汉唐经方
桂林汉唐经方中医诊所

QQ1109131168; 微信:18176364158;


地址:广西桂林市环城北二路东城小区别墅区B区5-3号